薄荷书屋>青春>吾乃世家子 > 第241章 民族同化民间做
    “秦始皇纵有万般不是,可大一统的概念便是他留给我华夏最珍贵的礼物。

    至此,华夏方才有了统一的家国观念!

    车同轨、书同文,统一度量衡,更重要的是,华夏从此不分南北,跨越地域,真正有了国家的基础概念。

    我华夏之天下,本就该是一国之民!

    若无始皇,或许在座的各位未必会言语通畅,书信互通。

    如今的场面也未必会如此融洽,究其原因,自然是互不统属,陛下是老秦人,某家则是齐国人,诸位也会划分不同阵营,至此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若无始皇,后世之有为君王,未必会以统一天下为己任!小国寡民的存续状态会永远分裂着这片神州沃土。

    所以,我认为统一思想才是改善西藏道格格不入的根本问题!

    只有将我华夏的传统思维彻底贯彻、同化,才能长治久安,解决实际问题!

    若国家不分民族、地域,彻底解决了思想隔阂,那么所谓邪教问题,对于国家意志来说,不过是藓芥尔!

    那么问题的症结或许就很清楚了,那就是如何同化思想?如何汉藏合流?

    窃以为,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教育!

    国朝是派了不少官员驻地西藏道,亦有不下五万边军驻扎高原。

    可这等手段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治安,至于教化问题,基本上略等于无。”

    国子监博士李玄植起身质问道:“朝廷既然委派了州府官吏,为何不施行教化?在下以为,其中是否存在渎职情况?还请尚书大人莫要遮掩!”

    崔尧回礼,言说道:“此中情形,还真没有渎职之人,更多的是有心无力呀,不如就由褚大人分说一二,此前褚大人曾担任吏部尚书,个中情形,他最清楚不过。”

    褚遂良翻翻白眼,就知道今日把老夫叫过来没好事,说什么官复原职?还不是要接受质询?右仆射都不给,就还了个吏部尚书,偏生还要被国子监的老儒逼问。

    可既然自己舍不得权位,也只能上了陛下的贼船,早知道还不如窝在家里练字哩。

    做了一番心理建设,褚遂良施施然站起身来,走上高台,浅浅躬身后,便道:“其实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。

    就是无法直接教化罢了,政令不通畅,处处需要转译,做那劳什子西藏道官吏,简直是憋屈的紧。

    西藏乃吐蕃旧地,整个西藏道,自有自己的语言文字,偏生就是这种异族文字,此地会听说读写之人也不过万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