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听说啊,昨天还好生生的。”
“停朝就停朝呗,又不是大朝会,许是陛下想躲一躲也是有的,这几日因为封禅的事情朝廷吵闹不休,莫说是陛下,便是老夫也颇为腻味那几个言官。”
“谁说不是呢,陛下想去溜达溜达,就随他去呗,一不兴师动众,二不靡费地方。陛下就是想给先帝讨个封号,算的什么大事?”
“就是,先帝的资格在这摆着呢,比起前边几个封禅泰山的,功绩有过之而无不及,老夫其实是赞成。
那几个言官也忒没眼色,劝一下意思意思得了,还真拿着鸡毛当令箭,没看几位大佬都没说什么吗,呸,一点眼色没有。”
“呵呵,兄台有所不知,我家尚书大人可是给我们透露了一点消息,要说几位国公大人为什么做了闷嘴葫芦,在下可是知道一点原因的。”
“哦?还请李兄透露一二。”
“陛下这次封禅,不只是替先帝表功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会一同勒石记功,如此,你可知晓了?”
“原来如此!既然三省六部都没什么阻力,那御史台到底是怎么想的?显着他们了?”
“兄台又有所不知了。”
“李兄若是知道什么,麻烦痛快点说,吊人胃口很得意吗?”
“莫急,莫急,兄台仔细回想一下,御史台叫的最凶的那四人,有什么共同点呢?”
“嘴臭?”
“咳咳,御史台就没有积口德的,再想想?”
“李兄直言便是,逗弄某家很有意思吗?”
“呵呵,那在下就直言了,他四人皆是出自山东氏族!如此,你可明白了?”
“不对呀,若说朝中山东氏族的代表,应以清河崔氏为首,可户部是站在陛下那边的呀。”
“呵,清河崔氏?如今清河崔氏早已变成长安郡望,再说,崔大人一向和陛下穿一条裤子,谁反对陛下,他也不会反对。”
“你是说,除了清河崔氏,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、太原王氏、范阳卢氏、博陵崔氏、荥阳郑氏都不想陛下封禅?原因在哪呢?”
“兄台说的太过笼统了,反对的势力没那么大,其实就是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在反对。”
“此话怎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