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面露纠结,突然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:“你说若是朝廷给民间开个口子……
朕的意思绝非明目张胆,而是设立一些名目,比如一些豪强一类的人,可以限量购买。
如此这般的话,对于国库的收入……
会不会有很大的改善?
当然,朕绝对不会然让民间枪支泛滥的,毕竟无恒产者无恒心,若是枪支落在盗匪、流民手里,自然会……“
崔尧很是严肃的盯着李承乾说道:“你就这般信任豪强?若论豪强,我世家自然是大唐一等一的豪强。
可我等入城的时候,你也看到了,便是我崔氏一支房小辈都知道仗势欺人,你敢指望这等人有多强的道德观念?
若是手持刀剑,了不起也就是刺杀几名百姓,最多死伤几人。
可若是给他配给上军中最新的八发满弹的步枪,也不用多,就一个战斗基数的弹药,你信不信大街上能死一片人?”
“可读过圣贤书的人多少懂一些是非观念的。”
崔尧没好气的说道:“国库很缺钱吗?我这个户部尚书怎么不知道?”
“多一些储备总是好的。”
“指望道德的自我约束,呵,某家还当真不知陛下何时变得如此幼稚了。”
“可以辅以严刑峻法,如此呢?”
“亡羊补牢!绝不可取!莫不如一开始就扎好羊圈。”
“可羊圈现在已经漏了,跟筛子也差不多。”
“所以更要杀一儆百,查出军中的硕鼠,从严处置,以儆效尤,而不是将破了一个洞的羊圈再开一个光明正大的口子。”
李承乾奇怪的看着崔尧,说道:“你不是一直主张向番邦倾销火器吗?为何到了自家这里,便又显得如此过于谨慎?”
崔尧坐在门槛上说道:“你何曾见过我售卖过火枪这等小型火器?还是说你很希望底下的官吏在执法的时候遭遇黑枪?
枪支这种东西隐蔽性太强,而且这玩意只要用不坏,它就是随时都有可能流动的。
军中的火器案,就是这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