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书屋>青春>骨香散 > 第6章 窑洞对峙
    齐军坐在临时医疗帐篷的木板床上,额角贴着用布条浸过井水制成的简易敷料,渗出的血珠已凝成暗红的痂。

    他望着帐篷外飘起的细雨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磨破的裤管——那是今早摔在青石板上时蹭的。

    “喝点粥吧,刚让炊事员煮的小米粥,放了点红糖。”郭维端着粗瓷碗走进来,碗沿还冒着热气。他把碗递过去时,注意到齐军的手在抖,不是因为疼,而是因为情绪激动。

    齐军接过碗,却没喝,喉结滚动了两下,突然抬头:“郭同志,我想起个事——去年那个疤脸男人,问过我水库北边废弃窑洞的位置。”

    郭维心里一紧,拉过旁边的小马扎坐下:“你慢慢说,他具体怎么问的?”

    “他说‘听说水库修的时候,北边山根下有几孔老窑洞,现在还能走进去不?

    ’”齐军回忆着,眉头拧成疙瘩,“我当时觉得奇怪,那窑洞是修水库时工人住的,后来水涨上来就废了,里面全是淤泥,没啥可看的。

    我就说‘早被水淹过,进不去了’,他又追问‘那窑洞最里面,是不是有个能藏东西的暗角?’”

    这话让郭维猛地想起陈老二供词里没提的细节——转移骨骸需要隐蔽的落脚点,废弃窑洞确实符合条件。

    他刚要追问,帐篷门帘被掀开,毛三拿着一张画纸走进来,纸上是根据村民描述画的陈老二画像:“齐军,你看看,是不是这个人问的你?”

    齐军只扫了一眼,就点头如捣蒜:“是他!就是他!他还说……还说‘那地方藏东西安全,就算水库放水,也淹不到最里面’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别的吗?”毛三往前凑了凑,眼神里带着急切。

    齐军放下碗,双手攥成拳,指节发白:“我爹……我爹就是修水库时失踪的。”他声音发颤,眼泪终于掉下来,“1958年秋,他晚上去窑洞拿工具,就再也没回来。

    当时队里说是失足掉水库了,可捞了三天都没捞着尸首。现在想起来,我爹失踪的第二天,就有人看见这个疤脸男人在窑洞附近转悠!”

    这话像一道闪电,劈开了毛三和郭维心里的疑团——陈老二1958年就来过青龙村,显然早知道唐墓的存在,齐老栓的失踪绝非意外。

    “你能带我们去窑洞看看吗?”毛三问。齐军抹掉眼泪,猛地站起身,额角的敷料滑落也不在意:“能!就算里面真有鬼,我也要去看看,我爹到底是不是被他害的!”

    三人顶着细雨往水库北边去,齐军走在最前面,脚步又快又急。到了山根下,果然看到三孔破败的窑洞,洞口被半人高的蒿草掩盖,潮湿的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腐烂树叶的味道。

    毛三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,先照了照洞口:“里面可能有塌落的土块,小心点。”他打头走进最西边的窑洞,郭维和齐军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窑洞不深,走了五六步就到了头,地面果然积着厚厚的淤泥,脚踩上去“噗嗤”作响。

    “这边!”齐军指着窑洞最里面的墙角,“我爹当年说,这墙角有个凹进去的地方,能放工具。”

    毛三用手电筒照过去,只见墙角的淤泥有被翻动过的痕迹,他蹲下身,用手拨开表面的湿泥,突然摸到一块坚硬的东西——不是石头,是布料的质感。